2025年8月,天津大学福州国际联合学院(以下简称福州学院)教师段树铭依托福州学院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国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有机单晶异质结的低功耗、全光谱颜色感知神经形态器件与电路的研究》(批准号:52573212)成功获批。该项目是福州学院自2024年12月获得国自然基金依托单位资格以来,首次作为依托单位申报项目并获批立项的国自然基金项目,标志着福州学院在国家级科研资助体系内作为科研单位的重要突破。同时,该项目不仅体现了福州学院在科研创新与学科发展方面的持续进步,也展现出青年科研人员聚焦前沿、勇于创新的蓬勃活力。
未来,福州学院将继续支持教师开展前沿科学研究,促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据悉,2025年度国自然基金委员会共接收项目申请433,426项。在集中接收期间,十类项目的平均资助率仅为12.3%,申请竞争异常激烈。
获批项目简介:有机单晶异质结具有动态可调的光电特性和高效的激子分离效率,是发展柔性可穿戴设备和仿生视觉系统的前沿材料。面对高通量、低功耗的器件需求,其可控制备与界面调控已成为关键科学问题,但仍面临大面积集成困难与界面缺陷控制等挑战。本项目基于前期研究,拟发展可溶液加工有机半导体材料,结合能带工程与印刷技术,突破有机单晶异质结的高质量制备瓶颈,推动其在低功耗、全光谱颜色感知神经形态器件与电路中的应用。项目旨在揭示光-电-神经信号耦合机制,阐明多模态感知与类脑计算原理,为新一代仿生视觉芯片与智能感知系统提供材料与技术基础,促进柔性电子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