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向全体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对学校发展寄予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温暖人心、催人奋进,高瞻远瞩、指引方向,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实践性,为福州学院把握发展方向、明确发展路径、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福州学院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深感振奋、备受鼓舞,纷纷表示将牢记嘱托、不负期望,切实把回信精神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天大福州力量。
党委书记李静松: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寓意深远、催人奋进,充分肯定了天津大学“因救国而生、为强国而建”的使命担当,为学院在新起点上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要深刻领会回信精神的核心要义,准确把握福州学院定位与使命,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继承发扬“兴学强国”传统,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中展现新担当,为两岸融合发展和区域进步作出独特贡献。要扎实推动回信精神的贯彻落实,加强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强化科研创新,围绕区域优势产业布局学科,推进协同攻关,拓展国际合作,切实将回信精神转化为凝聚力量、开拓进取的强大动力,以实际行动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副研究员杨彬淼: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字字千钧,令北洋师生倍感荣光,更点燃了我们再出发的激情。百三十年,从甲午硝烟到强国征程,天大始终与民族同呼吸、与时代同奋进。新起点上,我们将牢记嘱托,以“兴学强国”为使命,把课堂搬进实验室、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深化新工科改革,打造拔尖创新人才“蓄水池”;勇闯“无人区”,破解“卡脖子”难题,用北洋精神推动国家发展与科技进步。同时,以“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涵养家国情怀,培养可担重任的时代新人;以“实事求是”校训砥砺品格,把论文变成货架上的产品,把实验转化为生产线上的标准,把青春融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用一流成果迎接天大校史新征程,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贡献新的天大力量!
党委委员、党群工作部主管陈浩: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既是对天津大学事业发展的深切关怀和殷切希望,更是对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深邃思考和战略指引。回信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要求,明确提出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化教学科研改革,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指示不仅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更从战略全局为天津大学及全国高校擘画了发展蓝图,必将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员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自主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实践,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时代华章。我将以“自强首在储才”的百年教育传统为根基,把回信精神内化为政治自觉和行动指南,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要求贯穿工作的全过程和全环节。
辅导员汪棋棋:习近平总书记致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的回信,既是对学校百卅育人的高度肯定,更是对高等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再动员。作为辅导员,我深感责任在肩,更需将回信精神融入日常育人实践。工作中,我将紧扣“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核心,抓实三方面任务:一是深化思想引领,以“回信精神+校史教育”为主线,通过主题班会、红色研学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内在关联;二是强化价值导向,在学业指导、职业规划中融入“大健康”“大能源”等国家急需领域案例,帮助学生校准“小我”与“大我”的坐标;三是厚植服务情怀,关注学生成长痛点,以“学业帮扶-心理疏导-就业支持”全链条服务,助力学生锤炼本领、投身实践。总书记的嘱托,是方向更是动力。我将以回信精神为指引,守好辅导员职责,努力培养更多心怀家国、脚踏实地的时代新人,为学校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基层力量。
2024级学生第三党支部书记马思琪: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我们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这是天大全体师生校友的荣光,更是对我们的鞭策与期许。作为研究生学生党支部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我们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化教学科研改革。我们青年党员,要把个人学术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基础研究中沉下心、在科技攻关中敢担当。以实际行动响应号召,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科研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我们要筑牢思想根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引领支部成员坚定理想信念;要强化使命担当,在科研赛道上勇攀高峰,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更要凝聚奋进力量,带动身边同学,将报国之志转化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的实际行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天大青年的青春力量!
2025级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生陈美婷: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与科研后备军,我们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民族复兴的光荣使命。回信强调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这要求我们必须将个人学术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勇于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甘于在原始创新中潜心探索。同时,要牢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任务,不仅要锤炼扎实的专业本领,更要全面提升综合素养,成长为能够担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材。作为一名研究生新生和班级团支书,我定当以回信精神为行动指南,将其转化为潜心科研、矢志报国的具体实践。我将带领同学们共同营造奋发向上的学风,引领大家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成果应用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